看了一篇令我很感動的文章, 轉載在此, 留個印記..!
广马,我与你约到60岁 (轉載)(參看原文)
(所有圖片引自微信公眾平台)
首先要谢谢大家的帮忙,这是我23年来收到最多赞的一次了。输得挺不甘心的,但是我也尽力了。真的非常感谢感动各位亲朋好友的支持。
其次想表达一下我打扰大家的歉意,有点徒劳而无功的感觉,非常抱歉。拉票一次伤身一年,费时费力费心费人情还费钱。伟宝曾经说过,跑马拉松教会我们很多,其中一项就是要学会接受可能抽签不中不被召唤的现实。今天记下了,第五年广马,我要安心做一个啦啦队。
为了表达我的谢意和歉意,为大家写写我与广马的故事吧,希望大家喜欢。
2012年,18岁的我在广州读大一,在报纸看到刊登的首届广州马拉松举办的消息,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那时的我,对于广州的第一场大规模马拉松赛事怀揣着无比的虔诚与憧憬,于是报名了十公里小试牛刀。
十公里不难,更像是初识一样去发现去试探去近距离感受“马拉松”这三个看起来遥不可及的字。那一届,我赞叹于广州地铁允许参赛者免费搭乘地铁的贴心,更是为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把女儿照片贴在背上的爸爸、在领跑员带领下跑动的视障参赛者所动容。
首届赛事的不足也被大家嗔怪地严肃地吐槽着,比如衣服被吐槽像王老吉小哥,比如起点指示混乱不明确,比如没有每公里路程提示牌,比如补水竟然是一整支的佳得乐;比如医疗不及时不到位还出了意外。这一年可谓说我和广马见证了彼此的青涩与稚嫩。
但这场盛大的嘉年华,就这样把我带上了马拉松之路。自广马起步,我开始了人生的第一个半程马拉松、第一个全程马拉松,然后跑向全国,甚至跑到了大洋对岸。
2013年,我萌生了参加半马的想法。常常一个人在操场刷圈,在夕照下面对只属于自己的沉默时间,享受着脚步声、呼吸声与心脏的鼓动交织形成的交响乐。那一年我没有找到跑伴,可是我毫不害怕。到广马博览会取物资时,芷祺姐姐陪我去拿了木棉花瓣的留言贴纸,写上“跑广马跑到60岁”的豪言壮语,我跳起来尽力把它贴到最高处。
二十一公里说难很难,跑到后面脚已起了水泡,忍痛着坚持到终点。二十一公里说难也不难,跑完的我发消息给家人好友,说笑着觉得还没有跑够,想要体验全程马拉松的线路。
那一年,半马的终点在珠江边的亲水公园。临时起意去终点接我的冰冰、景航和毫升,却迷糊地到了全马的终点花城广场,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我怎么看到的都是飞一样冲线的黑人哥哥,汤晓静你跑个马拉松都变黑了?”他们最后还是找到了亲水公园跟我会合,借我完赛奖牌挂上脖子那一刻,我知道他们为我自豪。
这一年,广马被评上中国田协银牌赛事。我开始向人生的第一个全马进发。
================================================================
2014年,20岁的我终于到了跑全马的年龄。我定下1000圈操场的计划,一点一点去努力触碰四十二公里这个既高冷又神圣的距离。这一年,我在迪士尼项目申请碰壁了,全马似乎成为了我走出悲伤、自我鼓舞的解药。
我依然一个人在奔跑,可终点有了一家人的等待而变得咫尺可近。我忍受着那年反常的烈日与酷热,忍受着四十二公里的漫长与枯燥,忍受着上桥上坡下隧道带来的酸痛,跑到后面看到收容车从旁开过,看到大家都开始慢下脚步艰难挪动,内心从没有半分要放弃的念头。观赛的市民从没有吝啬对我们的赞美与掌声,同道的跑者也从来没有缺少彼此的支持鼓劲。全马之于半马的突破,正在于后半程的艰难以及期间展示出来的毅力与忍受力。
爸妈给我带了私人完赛补给,妈妈心疼地摸着我析出盐分的头发,我在妈妈怀里流下了复杂的泪水。既为自己的情绪释放找到了一个窗口,又为家人开始接受并理解我对于马拉松的热爱与执着而感动;既是被生理上的肌肉酸痛折磨到,又是为自己的自我挑战而骄傲。
这一年,三岁的广马获得中国田协金牌赛事称号。
===================================================================
2015年,我首次尝到了报名抽签不中的滋味。做好做一次啦啦队的准备,却意外地(不是特别光彩其实也不想大肆张扬)替有事不能来的朋友跑了一个半马。这一年,身边的跑友队伍正在不断壮大,一个人跑步也不再孤单。我们羡慕赞叹为各种理由奔跑着的人——“你看那位老奶奶,我们以后到了这个年纪也要跑得动!”、“你看这个推着婴儿车跑步的爸爸,以后我们也要带小孩一起跑!”、“拥有自己的加油后勤亲友团好霸气!”更为好友的进步与突破感到骄傲。而渐渐地,我们也成为那些有故事的跑者。
首届只跑了十公里没有完赛奖牌,虽然第四年的奖牌来得有点不光彩,但收集了三枚完赛奖牌特别有成就感。那时候还跟凯斯商量要不要把第三块送给自己那时的crush对象,最后想了想还是觉得,不舍得:)
这一年,四岁的广马蝉联了金牌赛事称号,获得国际田联铜标赛事称号,成为中国最年轻的标牌马拉松赛事。
广马在快速成长成熟,我的马拉松之路也变得更加开阔。我开始参加广州以外的马拉松赛事:清远、容桂、中山、贵阳、长沙、华盛顿马拉松,不断积累着跑量,不断刷新着成绩,也在不断丰富着赛事体验。但当别人问我最喜欢哪一个城市马拉松时,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广州。
它是我马拉松参赛生涯的起点,是我家门口的赛事,是最有氛围、最有归属感的、最让我感到情感相连的赛事,是我打算跑一辈子的赛事。是我最深情最钟情最长情的马拉松赛事。
2016年,我抽签不中继续与广马无缘。对于我最喜欢的赛事我不再抱着“随缘”的借口不去争取,转了微博写了征文集了赞已经使尽了洪荒之力。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愿,可以趁着这一届以观众的视觉去看看广马还有多大的亮点与多大的进步空间。博览会上、赛事当天,都不会缺少我的欢声笑语和加油呐喊。一年一度广州马拉松跑友盛会,不见不散。
从亲人的无法想象、无从理解,到爸爸妈妈提出要去接终点接我,到妈妈说“不要再跑全程了太辛苦”,到爸爸妈妈知道我没有报上今年的广马表示出的一点点遗憾,再到今天亲人在朋友圈帮我拉票(爸爸:帮我个女完成广马之梦;老弟:帮我家姐实现对广马的爱;堂姐堂哥堂嫂发红包给同事帮我集赞;还有舅父阿姨等等)。朋友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我的调侃,拜芷祺姐姐所赐得到了“马拉静”的江湖名号,但是马拉松也从一项不可企及的运动变成了他们也可能加入日程的事项。老弟也开始能跑十公里了,嘉明妹妹半马最好成绩都快把我这个前浪推倒了,汶思师妹也去刷了一个外环。他们不再觉得我奇怪,他们从来不吝啬对我的点赞和鼓励,大家互相带着入坑各种运动不亦乐乎。
梦想不灭,青春不老,奔跑不止。希望身边的每一个朋友都运动起来,在每一个地方留下自己奔跑的脚印与挥洒的汗水。广马,我与你继续约到60岁。用脚步亲吻你的每一寸土地,与你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