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25, 2010

盈虛消長(879)

蘇軾於宋神宗元豐五年寫下千古傳誦的赤壁賦,曰:「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中秋清夜,我獨立深宵,仰望天際雲層霧隙,赫然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心中不由狂喜!嘗言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明月如缺當空,情懷可會無憾?

然東坡居士之一棒當頭:「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何其美哉!

哲師天命祭母文:

「青山 紅顏 白骨
海天 風日 無人
大夢 由來 難醒
暗室 夜雨 傷魂」
情真意誠,錐心泣血,天人同悲!

然,智者如天命師,難道無聞逝者如斯乎?此乎順意趨寸心自娛,任腳走赤驅隨遇也!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然在長江無窮、吾生須臾之時,亦有知不可乎之意味;清秋淡月,濃霧昏天,亦難逃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之慨歎!

人生須臾,當生老病死悄然飄到之時,我每每思索我最後留下的一句話可以是甚麼!或許,人生可以走到無言之境,算是生而無憾、算是福慧雙修吧!

盈虛消長,道可道,非常道,前途明日,死生老病,又豈是問卜占星、拜佛求神、祈禱懺悔、信主加持等可以阻撓厄運之降臨!

從最可悲可泣之「賓察」慘劇可見一斑,車中祈禱最後死裡逃生的老夫婦喃喃頻說大難不死「真是神蹟」,而同樣車中祈禱最後卻被殘殺三死一重傷的一家五口卻只能泣血暗道「天堂再聚」,上主之心何其難測?厚此薄彼其理何在?

幸而受害者受益者均能接受,均異口同聲「這是上主的旨意」,亦能藉此平復創傷,再上前路。

由此觀之,誰生誰死,似是天意,似無重要,只餘下我輩愚魯凡夫俗子仍在思考「天意」何在!或許,「天意」「天理」從無軌跡,「人生」「人命」自求多福吧,而祈禱求神實難阻擋厄運也!

反之,月有盈虛、事有消長,「人生」「成敗」每每多在個人手中,「老病」「死生」仍舊要靠自己努力保持健康,只要不變瘋狂,上帝也未必能一下子將你滅亡!

明乎此,當知「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於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因此,心無岡礙,以意領神,順流逆流,視如浮雲輕煙,世間萬物,當中自有依序,盈虛消長,得失無常,如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取之無禁,用之不竭,當中自有真意焉!

股海無岸,亦有盈虛消長,如可禦風而行,遺世獨立,當能飄飄乎避厄運、迎財富,毋須問卜參神,祈禱求主,揣摸天意,而不知其所止矣!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