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29, 2011

沽清人和(1056)

我在盤整過去五年的投資成績。過去五年,投資世界曾經翻天覆地,出現過牛市及熊市,我算在洶湧股海裡倖存下來。將來,十年廿年,我仍將在股海滑浪,因此我決定認真地、嚴肅地、系統地將過去五年的所有交易記錄重新整理分析,從中尋解可以改善之處。

初步結果出來了,我心中有數,結論仍舊依然,都是「紀律問題」。

做得好的年頭,賺錢多是運氣;做得差的年頭,輸錢每因紀律。自從「JR操作系統」出現後,情況似乎較為好轉,但「紀律問題」仍舊是心腹大患,需要更認真地、嚴肅地去改善。

從前看了一篇文章,有句老生常談,一直留在心裡:「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炒股票就像打NBA,上場無父子,非勝則敗,非贏則輸,沒有「打和」及「又不贏又不輸」這回事。一上陣就只能像香港金像獎最佳電影【打擂台】名句:「唔打唔會輸,打就一定要贏。」炒股票心態亦應如是。

一如武林高手,最大的敵人還是「心魔」,最大的敵人總是「自己」,要打敗「心魔」,才能不致「走火入魔」,成就「自以為無敵」之蓋世武功。

為此,我又開始行動了:第一步,沽清人和(1387)。

人和前前後後上上落落我和它已經相處了有兩年了,2009年尾及2010年上半年賺了點錢,但20105月後即江河日下,足足跌了一年多,曾經一直跌到 1.13元的上市價,慘不忍睹,但當時我已經蟹貨滿手,無力再入;經過四個多月後,人和終於再次上回 1.55元的「中間水平」。

過去一年,我的人和平均買入價都在 1.50 ~ 1.65 元之間,人和再次升回 1.55元水平,讓我可以再次有「又不贏又不輸」離場的黃金機會。

事實上,過去兩年,自從這間「從來都是賺錢」的公司,在2009年初3個月內爆升一倍派貨後,卻可以從 2.20元毫無支持地兩年間反覆下跌到 1.13元,而大股東好肯秀麗卻可以不停大手沽空股票,我不得不去思考這隻是否一隻可以「長期持有」的股票。面對大股東採用「發假盈警」、「沽空向下炒」的方式,我們老散可說是毫無還擊之力。猶幸此股仍未至衰到玩「供股」(雖然曾經批股、又發大量員工認股權證)、玩「十合一」、玩「停牌」等最陰毒招數,而且還有高息派發,因此亦提供了我一扇逃生門。

我以大約蝕 –10% 沽清手中的所有人和後,拉上補下計算,由於過去兩年一共收了兩次息,因此人和仍然能夠為我帶來了5位數字的回報。

以後還買不買人和?

我看還是可以的。如果只炒波幅,絕不長期,按照「JR操作系統」去買買賣賣,正好鑽到大股東喜歡抽上打落震貨風格的空子,我認為對人和而言,以動制動才是正方,以靜制動似乎行不通。

觀乎劉央的入貨行動、大和又首次發表看好人和報告(可升上 1.95元之類)、好肯秀麗將員工認股權證轉名的種種小動作,我認為人和在未來仍舊會像過去兩年,波幅不斷,因此仍舊可以保留在短炒的名單中。

不過,於我而言,五年的盤整回顧後,我一定先要思考「紀律問題」及改善之法,因此即使將來炒作人和或許仍舊有利可圖,但我亦要先將「重新部署」放在首位,再圖後計。

Thursday, July 28, 2011

三份之三(1055)

據報:「香港男性平均壽命高居全球第一,本港女性則屈居日本之後,排第二位,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數據顯示,本港男性平均壽命達80歲,排全球首位,瑞士及以色列男性平均壽命,分別是79.8歲及79.7歲,排第二、三位;女性方面,香港以平均壽命85.9歲排第二位,日本女性則以86.39歲,連續二十六年,位居全球第一。」

香港男性平均壽命高居全球第一,看來可喜可賀;可惜的是,「無論把刀有幾鋒利,總有生銹的一日」。壽命達80歲,好似很長,其實很短。

我屈指一算,如果將我的人生分作三份,相信我已經走完了三份之二,如今正在第「三份之三」上漫步人生路。何時完結?當不可知;但即使壽命可達80歲,時日亦是無多。

人生中要完成的事,算來一定有一大堆完成不了的。因此,我早有心理準備:

(一)我一生中總有很多 Unfinished Business 的,因此即使將來有甚麼 Unfinished Business,也屬「正常」,不應「有憾」;


(二)我雖然不富有,但生活節約簡單,不好賭博,亦不酗酒,因此我相信我的錢只會「多到一輩子都用不完」,因此現在花錢我花得心安理得,即使我的附屬信用卡被日簽萬金,我亦可以無動於衷;

(三)我每年每月每天在倒數,因此我會努力以赴,計劃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生活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他人而活著」。我當然很諒解有子女的人,因為他們「活著已經不是為了自己」,但回報是天倫之樂,倒也公平。我無兒無女,活得輕鬆,走也安然。

比較可憐的是一些仍在職場打滾的人,仆心仆命工作到五勞七傷,但從來沒有或沒法子去計算清楚「生活究竟需要多少錢才足夠」,因此一生仍舊營營役役。如果不幸在職場積勞成疾戰死沙場,除了得到一張戰死沙場證書」之外,想再與家人或友好共度更美好時光的話可能已經太遲了。

當然,每天上班營營役役的人未必一定積勞成疾,但退下火線遊山玩水的生活對養生總有裨益的。「投資股票用金錢、投資健康用時間」,道理非常顯淺,但健康一直攪不好的人主要仍舊是「沒有時間」的原因吧。

回看那「過去的三份之二」,第一個「三份之一」是最無憂的青蔥歲月:成長、大學、結婚、碩士、工作,都是開心快樂的日子,是一生中最可回味的幸福日子。

第二個「三份之一」是營營役役的光輝歲月:移民、奮鬥、傷逝、事業、投資、感情、健康、積蓄、退隱,當中有落有起,可歌可泣;今天回首,彷彿和自己沒有半點關係。心動,風動;心靜,風息。第二個「三份之一」令我學懂了沒有甚麼不可以消失,沒有甚麼人不會死亡。無論一個人做甚麼都不會有用,要出現的總會出現;宗教的自欺欺人、或哲學的平常淡然,有用的是心境,無用的是存在。

至於未來那個有限的「三份之三」,我很珍惜,我會善用。在足夠的金錢支持下,我會令我所關愛的人快樂幸福,令社會不幸而有需要的人得到支援。

做甚麼好?隨心所欲吧!古語有云:「莫為善小而不為」,當然,要為而有所為,「徒善不足以為政」,我的第三個「三份之一」如何「超越無憂」、如何「更勝光輝」,這是我每天在炒炒股票之餘,腦袋中時常浮現的思索。

希望有一天,不用太遠的一天,我可以給自己找到「一個說法」!

Monday, July 18, 2011

環保團體是甚麼?(1054)


看了昨天的一則新聞「濫發環保袋 棄置量飈八成 生產量升九成 環保署擬同徵 5 毫」,真覺得不知所謂。

不知所謂的是環保團體,天真及無知到以為強逼人家改用環保袋,世上就沒有了膠袋問題;同樣不知所謂的是環保署,以為將來強逼徵收環保袋用者5毫,濫發棄置「多餘」環保袋的問題就可消失。兩個都真是 TMD

香港從來的環境問題未至於令人不能生活(市區人流密集點被搵食車造成的空氣污染例外),因此環境本身不是問題;問題從來出自不知所謂的環保團體,以及「自以為有所作為」但結果一樣不知所謂的環保署及其環保政策。

我重看了 2011 年 月 日我寫的那個【Blog 975 廢物循環】,今天我的看法沒有改變:「幸運是環保團體只是既沒有「影響力」、又沒有「軍火」甚麼都不是的一群東西,否則你和我隨時生命朝不保夕人類尊嚴盪然無存。」

環保團體是甚麼?

從所謂「強逼節省膠袋」,「強逼徵收用者5毫」,結果發展到「造成濫用濫發環保袋」、「環保袋被大量棄置堆填區」、「生產每個環保袋所需的塑膠原料,較一個普通膠袋高出3050倍」等等,真的不能不接受「環保團體不知所謂」的事實。

環保團體是甚麼?

環保團體其實就是它們的「環保對象」「垃圾」是也!

Friday, July 15, 2011

從宏觀看(1053)

在股市飄忽難以捉摸的階段,一種自我安撫心靈的方法就是「從宏觀看」。

「從宏觀看」我們可以暫且忘記現在市況引來的不快,「從宏觀看」我們可以稍作冷靜旁觀分析未來方向,「從宏觀看」我們甚至可以重拾信心安於紀律不再受市場的人為風雨所左右。

如果我們不懂「從宏觀看」,那亦可以看看他人一些「從宏觀看」的看法;當然,看過之後我們仍然可以用自己的腦袋過濾,選擇「相信」、「不信」、「一笑置之」或是「連相不相信都不能判斷」。

但即使「連相不相信都不能判斷」亦無所謂的,因為人的腦袋其實亦不一定「需要使用」的,腦袋很多時其實放在頭上亦只是作「裝飾之用」吧;過去當我仍舊上班時,辦公室內每天都有不少「有頭但沒腦袋」的人走來走去,而且表現得比我還忙(相對之下我每天準時做完所有必須的任務而放工就是「懶惰」的行為了),月底亦一樣出不比我少的糧。

當然,我的提前笑傲江湖大計不是由於「格勒善定律」(Gresham's Law)的「劣幣驅逐良幣」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而是我較喜歡「將腦袋放在股市而非辦公室」,原因可能因為我的腦袋放在辦公室時總是成功,但我的腦袋放在股市時總是失敗,為了接受挑戰,所以我寧願捨易取難,由此可見,我本質上一定是一個「犯賤的人」了。

「從宏觀看」可以怎看?最好仍舊是看看巴菲特在說甚麼。

巴菲特最近發表了看好中國的言論。 在華爾街一片看空中國的氛圍裏,201178日,正在太陽谷參加年會的股神巴菲特又一次特立獨行,逆市發表了看好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看法,並表示「正等待合適機會投資中國市場」。

這是 37 年以來,巴菲特僅有的第四次公開對市場表態;因此巴菲特的表態令世人十分關注。

參看文章】。

縱觀巴菲特近 60年 的股市投資,其高明之處就在於,他總是能透過大千世界林林總總、紛繁蕪雜的表像,看到更深沈更本質的東西。他總是先人一步,在未來趨勢將要發生改變之前,把握制勝的先機。

因此,「從宏觀看」,我始終認為巴菲特是良師!

至於每個人是否「連相不相信都不能判斷」,那就是每個人腦袋的位置問題了。

Tuesday, July 05, 2011

丟那機(1052)


偶然網上看了一篇文章:「丟掉你的 iPhone 做更優秀的投資者」,令我想起了去年我不再使用隨身攜帶「股霸」股票機的事情。

我決定不再使用「股霸」,我一年馬上已經省了 3,600元,這 3,600元好使好用,過去一年已經讓我吃了不知多少次大家樂及大快活了。

文章說到:「感情用事的交易活動,最嚴重的會使投資者在10年內損失20%的回報」,我看這個數字在香港完全沒有真確性。在香港如果拿著「股霸」每天在街中炒上炒落,我估計單單2011上半年的震盪及洗倉,恐怕都要損失40%的本金了。

幸好,香港股民見慣大風大浪,上上落落20%算不上一回事(當然,有些質素低的股民已經呼天搶地大叫「重傷」、慘叫「救命」了),只要耐心等它三幾個月,又是一條好漢。

文章亦指出,富有的投資者——似乎和所有投資者一樣——容易犯下三個重大錯誤:「首先,他們喜歡隨大流,選擇一些最近表現很好的股票,最終的結果是高價買進、低價賣出。其次,他們總是想用太少的錢做太多的事,也就是說他們會把大部分資金留在極為安全的地方(這些領域不能帶來多少回報,還會使他們面臨購買力下降的風險),然後把他們願意拿出來的較少部分資金用於投資,試圖獲得較大的利潤。最後,他們太看重短線回報。相比長線回報所帶來的歡愉,短線損失所帶來的痛苦更能牽扯投資者的神經。這使他們對正常的市場波動過於敏感,一旦市場遭遇小逆流,他們就容易放棄長期策略。

更甚的是,iPhone 流行後,網上軟件可以即時幫你找出異動股及異動走勢,更多「股霸」行為出現令股民更易進行「感性炒賣」,而「感性炒賣」的最終結果卻多數以輸錢告終。

文章結論建議:「如果每次你的智能手機一振動你就考慮調整投資組合,那就丟掉它吧。」

我覺得這是可行之法,因為過去一年我雖然沒用「股霸」,亦不再看任何財經周刊,每天只是隨意上上「Yahoo 財經網」及「AAStocks」,看看昨天「星島日報」(因為問鄰居拿舊報紙看不用自己花錢買)的「Yesterday Newspaper Telling Yesterday News」,亦當然看看當天新鮮而免費的「頭條日報」,再隨意聽聽 TVB News及「創富坊」的連篇鬼話、以及順嫂賣魚勝的「哭股喪」「問前程」,我似乎已經能夠知道股市的大概走勢、未來趨向,可以成竹在胸,知所行止了。

因此,我的結論亦如是:「想發達,丟那機….…!

理性選民的力量(1051)

昨天大放厥詞、「有的放矢」一番,以為只是自說自話,滿足一下維園亞伯的內在需要(即放屁是也,不過方式改為由上而發、衝口而出)。

誰知今天翻開頭條日報,赫然看見黃麗君的文章亦以此為題【全文】突然有點「吾道不孤」「吾屁不臭」之感。

黃麗君所言所論,跟我所寫的大同小異,不過有一見解,我亦同意:「李卓人等經常以最嚴厲的標準在大小事務上向政府問責,今天除了職工盟主席的頭銜外,他更背負支聯會主席的身份。在已故司徒華領導下的支聯會,首講誠信,也從不會以雙重標準,多重標準對事對人。今天李卓人以非常「求其」的態度,面對傳媒,要求他交代點算遊行人數的方法,是有負他作為支聯會主席之名。」

李卓人多年來在政治議題上一直有其 integrity,算是少數我仍舊有一點點尊重的人物,但近年來政治生態每走偏鋒,面對弱勢政府的缺點,鬥爭人士只問出位、不問後果,只用暴力、不用腦袋;認為衝出馬路嚴重擾亂交通、愈亂愈阻市民則鬥爭成效愈大。李卓人亦不能例外,以為遊行數字篤得愈大,成效可以愈大。

但我看今次政府延後二讀,考慮的主要壓力不像來自「篤數」的218千人(實質大約65千人),而明顯是葉劉等人提出的下台階(以及關鍵票源)。

當然,遊行的鬥爭人士一定第一時間 claim credit 說成是他們的功勞,但這批65千人他們背後代表的只是一批很集中的幾萬票源;這批很集中的幾萬票源無疑每次在直選中都可以將第一排位的候選人送進垃圾會,因此長毛、陳偉業、毓民等不愁沒有得再玩「五區公投」、「超級議會公投」、「xxxx公投」的遊戲。

不過,今次政府延後二讀的動作雖然是意料中事,但政府的「賣帳對象」肯定不是第一時間 claim credit 的遊行鬥爭人士,而是葉劉等人的關鍵票源(你看唐唐宣佈之前,葉劉等人的宣佈亦同時配合便可見一斑)。

為什麼政府要選擇向葉劉等人賣帳呢?原因很簡單,因為葉劉等人的關鍵票源背後代表的是一大批的理性選民、一大批今次多數沒去遊行的沉默大多數的選民。如果政府不賣帳給這一大批大多數沉默的理性選民,那政府將失去了佔據道德高地的優勢。

現時,這邊箱政府延後二讀,做回兩個月的諮詢,開始佔回上風,葉劉等人亦可向背後代表的一大批理性選民交代;那邊箱民陣則「篤數」做假,泛民等仍左右言他,誠信盡失;政府初時不諮詢泛民等則大罵「沒諮詢」,現時政府決定諮詢還沒開始吳靄儀已經破口大罵「假諮詢」,泛民等這種鬥爭策略或可令同聲同氣的同黨聽得順耳,但對大多數的理性選民而言,很容易看得清楚道理是在那一方。

此消彼長,此起彼落,我看不消幾個月,林D9公公又可以開香檳慶祝完成一件艱辛任務 (唉... 真的益了他呀...) 。

理性選民的力量才是社會進步的真正力量。

Monday, July 04, 2011

按兵不動(1050)

今天恆指又大升 372 點到22,770,成交 789億。

我數一數我的身家,亦已經由低位回升了 8%,雖然仍然做緊蟹,但感覺上已經是一隻「可以轉轉身透透氣的蟹」了。

2011年上半年的恆指沒有甚麼進賬,而大部份三、四線基金愛股都大玩「洗倉」,要做一個完全沒有受傷的人,一定同時要是一個完全沒有貪心的人。

我,當然不是啦

目前市況,何去何從,短線看得不清,中長線肯定(或者接近肯定)是升了。

按兵不動,就是在賺錢,因此最好仍舊按兵不動。

過去兩個月的消極言論、消極怨氣,希望在未來兩個月變成樂觀言論、樂觀笑聲。

過去兩個月在消極言論及怨氣聲中,如果你仍舊沒有入貨,恐怕你又做了一次市場的後知後覺者了。未來兩個月當樂觀言論及笑聲出現時,如果你才開始追貨,恐怕你又做了一次肥美的虾餃燒賣了。

還是按兵不動好

政治誠信(1049)

很多行業一般不用太多誠信,例如街市賣花、時裝店賣衫、化妝服務、地產經紀賣樓等

銷售者總會說得跨大,賣花者將殘花當好花(特別是殯儀館,因為死人不會投訴)、賣衫者總說你穿上時裝靘過柏芝(一般你都會信,因為講中了你相信的「真理」)、化妝者總說你天生麗質又白又滑 skii 應該找你而非湯唯拍廣告(你發現人生又多一知已、身畔原來 Angels 處處)、地產經紀對每間樓的好處總會如數家珍(而買入天花漏水樓的機會本應只有萬份之一,可惜偏偏就是選中你)。

然而,消費者亦非死蠢,對於銷售者所說的「事實」,總會過濾,亦非全信。

對於「過份」缺乏誠信的銷售者,消費者委員會亦奉命做好做醜,用公帑攪調查攪測試提供更多更多「事實」,據報可以讓消費者憑「更多事實」做個「精明」的消費者(不過如果你老到眼又朦看不到貨品標籤、耳又矓到聽不真消費測試內容,那就沒辦法了)。

至於當情況惡劣到那些銷售者誠信蕩然無存、弄虛做假、惡意瞞騙之時,例如某些保險條款、縮水樓單張簡章、放款公司合約內容、分期購物細則、預繳收費買賣,政府亦會出手「立法」規管,嘗試去堵塞因為「銷售者」與「消費者」利益不平衡所出現的漏洞。


 一般來說,成功立法後都的確可以堵塞了當時的「那些漏洞」,但效果亦未必太長久。因為「銷售者」總是貪心的、總是唯利是圖的、總是不停想辦法去 maximize 自己的最大利益、總是利用法律漏洞鑽法律空子的;而大家都明白法律條文通常總是死的、硬的、後知後覺的、落後於形勢的、修改緩慢的,所以才要不停地修改,才能回應新的形勢,才能反映及代表社會的主流民意,才能令社會政策的運行更能確切回應社會的需求。

而往往社會的進步,就在「貪心者、自私者不停想辦法去 maximize 個人及朋黨最大利益」(亦犧牲了大多數沉默消費者的利益),以及「政府嘗試立法去堵塞出現的漏洞」(亦保障了大多數沉默消費者的利益)二者之間的不停循環、不停周而復始出現當中而緩慢前進。

這種角力,那一方表現得更有誠信、更能反映及代表社會的主流民意、更能保障而非犧牲沉默大多數市民的利益、過去的所言所行更能奪得民心 那一方就更加可以佔據道德高地、更加佔在上風、更加可以令社會進步、市民真正得益。

觀乎七一遊行,民陣涉「篤數」三倍而堅拒修訂,私心政客搖旗吶喊,癲倒是非(見報導),表面上聲勢不弱,明眼人看見支持政客學者來來去去都是那些自己友。目前支撐聲勢靠的是媒體一來懶惰,來來去去都是訪問那些人;二來是媒體在政治議題傾向偏私,因此故意來來去去都是訪問那些人,協助製造民意,幫助擴大言論自由,對抗政府霸權(因為現時市民雖然事無大小都可以罵政府、罵李嘉誠、罵官商勾結(而毋須後果、不會被控),記協主席麥燕庭仍然覺得香港的言論自由「愈來愈縮小」了)。

可笑的是、亦非常可悲的是,早年社會運動的「數人頭」遊戲,奸角永遠是警方,他們專門「報細數」,他們總是「缺乏誠信」,而白武士角色就是客觀的學者專家(例如港大的鍾庭耀)提供更多更多「事實」,讓市民憑「更多事實」做個「精明」的政治消費者。但看看今天,七一遊行攪手的民陣在「數人頭」遊戲中竟是奸角,「篤數」篤到正常人不敢去信;搖旗吶喊的私心政客成為了奸角的配角,顧左右而言它,忽然猛講「數人頭」其實唔重要(當年七一遊行五十萬人之時又是另一種講法);而客觀的學者專家(例如港大的鍾庭耀、港大社工系教授葉兆輝及碩士生)竟然成為了民陣這群政治朋黨的攻擊對象,為了配合民陣「篤數」甚至詆譭學者專家的專業能力,簡直無恥;至於今天的警方,竟然冷眼旁觀成為了這次民陣自編自演「數人頭」政治鬧劇的觀眾!

其實,很多行業一般不用太多誠信都可以混口飯吃,但政治絕對不行。

從政者如果連最基本的政治誠信都沒有(不說謊哇,三歲小朋友都知啦),那本質上永遠是一群唯朋黨利益是圖的卑鄙小人,對他們天天高聲吶喊「維護保障(而非犧牲)沉默大多數市民權益」的口號,也只能視作另一個連最基本政治誠信都沒有的謊言吧。

對於遞補機制的立法,我寧願看見法例得以通過,堵塞了私心政客動輒利用辭職浪費公帑來攪政治花樣的「漏洞」。

即使這是一條愚蠢的法例(我假假地亦是擁有一個法律學位的人,因此可以理解所有法例都有其「愚蠢性」及「局限性」的,因此即使香港在某一時空中再多一條愚蠢的法例也沒有甚麼大不了,亦更不會像民陣那群政治朋黨描述得香港好像世界末日那麼可怕),但在社會不同利益團體政治角力下的不停循環、不停周而復始,社會始終一定出現進步的。

而雖然目前民陣等口口聲聲咒罵遞補機制的立法,但三年五年後回望,可能看見的不是這條法例的愚蠢,而是民陣的愚蠢。

民陣的愚蠢,在於不明白從政者必須要有政治誠信。或許民陣不是不明白,而是不認同「從政者必須要有政治誠信」這回事。

前幾天剛看了一套 2000 年的電影 The Patriot(港譯【孤軍雄心】),故事描述 1776 年美國爭取脫離英國獨立的戰爭,南部兵器粗糙的農夫民兵,初期不敵陣容鼎盛武器精良的英國大軍。英軍一位將領殘酷成性,每次勝利進入一個村落後必定放火將村莊鏟為平地,同時屠殺所有村民,婦孺亦不放過。

英軍總司令有些不快,認為殘酷屠殺手段假如傳開,對於英軍聲譽不好。

該殘酷將領悍然回應:「軍事政治只看結果,他日我們英軍大勝回朝之時,世人將不會記得、亦不會關心當中發生的所有過程。」總司令聽後默然不語。

政治舞台上每一位政客都知道,政治權力得來容易 (你看泰國大選中從沒有從政經驗的他信妹妹都可以勝出便可明白政治的可愛了),只要每幾年投票日成功騙到選民一次,又可安寐無憂。因此,沒有政治誠信的政客都像該殘酷將領一樣,相信「手段比目標重要」,相信「得到結果,世人將不會記得過程」。

我估計,民陣及在旁搖旗吶喊的私心政客,可能都是上述教條的信奉者,他們應該相信「得到反對立法的結果,世人將不會記得民陣「篤數」的過程」,而這種信念,當天有份遊行的參與者,一定亦會認同。

可憐的香港,「美好的前途」就靠這些「不擇手段、只求目標」的「熱心政治動物」了。

猶幸,這群動物只有幾萬,不是二十一萬八千人。

香港,還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