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13, 2006

投資報刊之花果飄零

以前看經濟日報,感覺是一份有料的投資報刊,能報導世界經濟大事,分析透徹,讀者閱後自有得著。而信報的林行止及曹仁超文章亦有其觀點,珠玉紛陳。

如今我仍每天買一份經濟日報,感覺己大不如前,是可看可不看之間,購買其實只變成了習慣,內容己大大失色。老友 PC 早己索性專注信報,因為財經內容素質明顯仍高一皮。

十五年前當我開始投入炒股,仍是牛頭角順嫂及維園亞伯水平,仍是逢新股必抽、逢報章貼士必研究之時,每份報章對我分別不大,都是來者不拒。近年終於下定決心,要總結一下點解財經報刊看得愈多,炒股輸得愈勁!

經過一番努力後,我終於明白到投資必勝是要去看「書」,而不是日日去看經濟日報。其實,經濟日報只能提供「資訊」,而不能提供「智慧」。看多了一些財經經典(註),更知道炒股如運動,開始時做錯了基本動作,遺害一世,而且永遠成不了高手!

近年來,經濟日報內容的改變,令我不以為然。只略舉些少例子:
(1) 股票貼士滿天飛,日日總有十個八個 number 推介,財經演員氾濫,買中贏錢你好彩,買輸關人鬼事;
(2) 大篇幅加增炒輪內容,炒輪者大多數收場如何,以前有先例可見。辦報者太過投讀者所好,變相火上加油;
(3) 每季十大必升,怕你唔信,日日唱和;
(4) 專人尋訪,高調報導看該報貼士炒贏讀者的「新聞」,圖文並茂,加強信者得勝的訊息。

儘管部份股民或許素質如此,我覺得有份量的財經報刊,也不應太過投其所好,尤以過份豉吹炒輪為甚。現時對我來說,「經濟」日報己經只是一份副刊為主、財經為次的付費報刊,而且感覺上變成了「經濟」負擔!

其實,免費日報的專欄似乎更佳,blog友的內容亦正,我估不用很久,要付錢的財經報刊的生存空間只會更少。信報賣盤後,林行止及曹仁超相繼淡出,難免令人有「投資報刊之花果飄零」之慨嘆!

我的朋友中,大多數仍然視股票為賭馬、賭波或打麻雀同類產品,未知香港如何進一步推廣投資教育?

(註)
(1) 任何有關巴菲特 (Warren Buffett)的著作;
(2) 有關 Peter Lynch 的著作,e.g. One Up on Wall Street, Beating the Street, Learn to Earn
(3) 有關 Benjamin Graham 的著作, e.g. Security Analysis, Intelligent Investor
(4) 有關 Philip A. Fisher 的著作, e.g. Common Stocks & Uncommon Profits
(5) 有關 Andre Kostolany 的著作, e.g.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金錢遊戲、證券心理學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