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31, 2011

病態安慰劑(1032)


這種即問即答的即食式 Mindset,似乎就是現今香港投資市場的主流生態。

我個人現在對這種「問道」式的投資參考已經沒有甚麼感覺,亦不會去深入參考。不過,我明白市場上的確有些股民有此病態,亦有此需要「財經演員」的答案作為安慰劑,因此這種授受皆悅的生態亦無可厚非。

作為一個有智慧有教養的投資人,我們即使個人對於其他投資者的一些行為或見解未必認同,但亦應該以寬大心態去理解。畢竟,其他投資者無論是聰明或愚蠢,都要真金白銀走進市場,賺錢蝕本的後果他們都要自己承擔,亦其實與我們完全無關的。

但我發覺市場上原來有很多自以為「聰明」的人,對市場內其他看似「愚蠢」的投資者一些行為或見解十分看不順眼,因此就喜歡猛烈抨擊,說三道四。

這些「聰明人」喜歡作出大量毋須事實及毋須負責的抨擊(尤其是喜歡在網上用 Anonymous 身份發出),我猜測背後原因可能是這些人的心理都有不大不少的毛病,或者在人生各方面都出了自己一直解決不到的問題,變得十分自卑及充滿失敗感,因此難得發現股票市場中原來充斥著無數的「愚蠢」股民,剎那間馬上找到了浮水泡,馬上覺得 Ego 膨脹,馬上覺得「原來竟然有人比我更蠢」,於是心花怒放,大放厥詞,作為醫治自己自卑及失敗的安慰劑。

對於上述市場中的兩種人及兩種安慰劑,我都只可以用寬大心態去理解。

畢竟,我不是他們,我不懂解決他們的核心問題,但我慶幸,股票市場不單止是一個可以令我賺錢的地方,原來同時亦是一個可以醫治上述兩種人不同病態的安慰劑。

不過,作為一個有智慧有教養的投資人,我會進一步思考:「股民信箱可以幫助股民賺錢嗎?

我覺得效果似乎跟廟街看相一樣,短線或可幫到股民趨吉避兇,但要賺大錢還看股民本身的能力了,因為股民信箱一般的回答都選用短線角度,事實上,答得太過長遠亦未必是提問者想知道的事情。如果財經演員的答案是:「該股票的行業前景在三年之後可能十分好」股民心中會先說一句 TMD 然後說:「三年之後俾個官你做啦。」

說到底,每個投資人始終都要建立一套自己覺得「有用」的操作系統(例如我的JR操作系統),那就是成功的基本法。至於其他人用甚麼方法,誰管它?錢又不是我的。

事實上,股票市場的歷史證明,要能在股市賺到大錢的方法可以有一百種以上,而且都是可行的;當然,有些方法是可以像「知識」般 Learnable 的,有些方法則源自某些大師的 Charisma 那就未必人人可學了。

此外,作為一個有智慧有教養的投資人,我又會進一步思考:「股市可以醫治那些在網上用 Anonymous 身份大放厥詞的「聰明人」嗎?

我初步的想法是「不可能」

事實上,這類人存在的自卑及失敗感一般非常嚴重,性格亦可能嚴重缺陷,而且沒有反省能力及自知之明,喜歡將個人錯誤投射出去找藉口不肯面對現實,即使未必是嚴重精神病,但已經是一種形成多年的缺陷性格,因此可以醫治或改善的機會較少。

問題是:他們到那裡找浮水泡呢?

股票市場相對上已經是一個「較為健康」的浮水泡,不少這類性格缺陷者走去了賭場、走去了酗酒、走去了吸毒、走去了犯罪、甚至走去了自毁的道路(亦或者有些「較為健康」的走去了參與環保抗議、走去了參與菜園村抗爭、走去了加入香港警隊、走去了參選立法會、諸如此類)。

無論如何,他們都是可憐的一群,儘管他們表面可以很風光,好像完全沒有問題的一個正常人。

猶幸,我這個 Blog 的回應者都不像股民信箱的「愚蠢股民」,而喜歡用 Anonymous 身份胡說八道的性格缺陷「聰明人」亦沒有一兩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