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價瘋狂,表面上完全脫離購買力,每天媒體聽見的盡是批評,講得民不聊生,似乎香港很快就完蛋!
但這並非事實的全部,因為大大聲吐苦水的人“大大聲”,所以備受關注及報導,但更多“靜雞雞”不出聲的人“不出聲”,因為他/她們喜歡香港樓價瘋狂,香港樓價愈瘋狂,他/她們感覺愈良好,因為他/她們都是業主!
我認識的好多朋友, 無論是單身, 已婚或是離婚的, 絕大部份都有一個或者多個物業, 他/她們雖然都宅心仁厚, 關心貧困家庭及長者的居住狀況, 他/她們也十分贊成政府多建出租單位以舒民困! 不過, 他/她們也從來不會對樓價瘋狂感到不安, 反之, 他/她們在樓價飛升當中, 也會密切注視升勢, 適當時候會出售物業套現, 或者大屋搬細屋套現, 或者市區搬郊區套現, 或者細屋換大屋投資兼改善生活, 不一而足, 都是一些正常的投資者考慮及行為!
香港樓價愈瘋狂,他/她們的身家愈多,他/她們的出租物業加租可以更多,更加不愁租客!香港的業主都是沉默的多數,他/她們口頭上或許也會慨嘆香港樓價瘋狂,但這些只是“政治正確”的社交詞令,然而背後戲假情真,真正的情是喜歡香港樓價瘋狂,故此言若有憾,心實喜之!
如果你認為我是“隨口嗡,當秘笈”,那你就錯啦!我“嗡得出”當然都要找個方法去自圓其說的!梁振英識的技倆,我總也識一些的!
政府統計處於2011年6月至8月期間進行了一次人口普查(參看美聯資料),範圍涵蓋面非常廣泛。調查結果顯示,
2011年自置居所的家庭數目較2006年增加59,463個至1,233,595個,其中741,334個或6成住戶是沒有按揭及貸款的,這比例較2006年的52.2%及2001年的48.5%明顯為高。而最重要的是在2006年至2011年的5年間,樓價大升近80%,令所有業主的財富以百萬或千萬計的大幅增加, 而無樓債的香港業主數目及比例竟在期內有所增加,可見香港樓價瘋狂造福了百萬計的市民。
粗略估計, 以全港700萬人口算, 如果平均家庭人口是3個人, 那全港的家庭數目大約2,333,333個, 而2011年自置居所的家庭數目是1,233,595個,即是全港佔52.8%的家庭都是業主, 過去5年身家中的物業部份大升近80%,當中不少是以百萬或千萬計的大幅增加, 那你可以明白為何更多“靜雞雞”不出聲的人“不出聲”,因為他/她們實在太喜歡香港樓價瘋狂! 而且, 他/她們不是少數, 他/她們根本就是 majority, 就是多數!
所以呢, 多數的香港人根本不介意樓價升, 樓價愈升, 他/她們就愈開心快樂, 消費力就愈加強勁!
我最近觀察一下身邊的朋友,
以及社會的狀況, 我都發覺真的如此, 香港人實在因為樓價瘋狂, 身家暴漲, 用錢用得好爽手! 不管在荃灣街市, 北河街街市, 山景村街市, 辦年貨買禮品的人出手好鬆,
朋友6個人吃個晚飯用$2,000多元, 女士剪髪加些highlighting就用一千多元, 更不用說愈來愈多看似賺錢不多的女人都用一些幾千元的手袋, 每個年輕看似沒有經濟收入的學生都拿部五六千元的手機在做無聊事!
那麼, 錢從何來?
過去五年, 大家的薪資多了很多嗎? 明顯不是, 很明顯沒有經濟收入的學生的錢都是父母的(或者從非法勾當賺回來的), 看似賺錢不多的女人用的錢當然是男人的(或者多個男人的), 而這些父母或男人/們的錢又從何而來呢?
你看美聯資料可見, 2006至2011年內 “樓價大升近80%,而物業成交活動大部分時間都維持相對活躍”, 即是炒樓或正常買賣很多, 每次交易, 就可以是財富以百萬或千萬計的cash out, 你說怎會不是遍地金錢, 人人有錢用, 家家買貴貨呢!
那麼, 為何每天媒體聽見的盡是批評,講得民不聊生, 排隊上樓的人多到慘不忍睹呢?
第一, 那是政客為了私人利益曝光做騷, 製造話題, 這點我不多說了;
第二, 目前沒錢買私樓的, 總想不擇手段(特別是年輕人)入住公屋, 然後再買居屋, 最後換間私樓, 這是上一輩的 “成功方程式”, 因此時移世易, 但是目前沒錢買私樓的人仍舊想用大大聲吐苦水的方式來達到個人致富目的;
第三, 公屋的申請門檻將會愈來愈低, 因此表面上房屋的需求問題將會愈來愈大!
但是, 為何香港社會中已經有過半的家庭已經是業主,
身家財產以百萬或千萬計, 而排隊等上樓的人仍舊門庭若市?
我認為, 那是由於香港的社會觀念有點畸形, 將 “住屋問題” 等同了必須 “要做業主”, 因此人人(包括不事生產的年輕人)當然拚命排隊先拿間公屋, 希望再以“成功方程式” 買賣私樓脫貧, 好過打死一世工!
每個人都想脫貧, 每個人都想走捷徑脫貧甚至致富, 這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資本主義社會的財富累積,
總有一套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邏輯及規則去依據, 而政府的介入去到甚麼程度, 也要有些 “公平”, “公正” 的原則去考慮, 要同時考慮 “肯努力的人” 及 “不勞而獲的人” 的訴求, 也要在 “公義” 面前考慮清楚其實甚麼叫 “公義”, 是不是照顧大大聲吐苦水者就是 “公義”, 是不是用公帑資助貧者做業主脫貧就是 “公義”, 是不是回應政客的攻擊降低嘈音就是 “公義”?
當然, 我對這些都沒有模範答案, 但是我只是感覺, 住屋問題” 和 “要做業主” 是兩回事, 必須分開處理, 絕對不可以混為一談!
“住屋問題” 應該就以 “住屋問題” 去解決, 香港的確還有好多貧窮家庭住在極不人道的居所, 不少兒童連做功課的小小地方都沒有, 不少老人仍舊住在籠屋多年, 上面的圖片全部都是真實的寫照! 香港作為全球第一自由的經濟體, 生活水平富庶, 然而這麼多人仍舊生活在赤貧中, 香港人不感到慚愧嗎? 加建公屋就最直接了當,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 何等美好! 解決住宿問題就是當務之急, 如今梁振英政府力主增建公屋, 我認為肯定是正確的!
然而, 為何香港政府要為香港人“要做業主” 而起居屋? 外國不知多少人都是一輩子租屋, 一輩子在人家物業中生活, 那又有何問題呢?早年更派錢叫人買樓! 甚麼夾心階層, 甚麼出售公屋, 甚麼居者有其屋, 為甚麼呢? 為甚麼出租公屋的住戶已經可以住一世還要想做業主? 為什麼出租公屋變了世襲可以父傳子子傳孫還不滿足? 為甚麼有錢沒錢的父母都想幫每個子女弄間物業成為業主? 為甚麼香港愈來愈多人不想努力工作積蓄, 而想炒作物業一下子賺個百萬或千萬?
講到尾, 為何全民都要做業主?
一個社會裡, 已經有52.8% 的家庭都是業主, 還不夠麼? 難道要70%, 80%, 90% 業主的社會才是穩定麼? I doubt! 沒有租客, 業主還有存在的需要麼? 如果100%業主是理想社會, 那麼香港人應該歡迎共產黨, 將新鴻基長實信和地鐵嘉里恆基恆隆大大小小地產商所有樓房充公, 分派給無產無物業的市民, 當然如果有需要時, 你或我的物業也要沒收, 或者收了你1000呎的大屋, 換間400呎的小屋給你, 以示對家庭人口較多貧困家庭的 "公義"! 全民都要做業主 的社會, 你喜歡麼?
其實, “住屋問題” 是 basic need, 是民生問題, 是公眾事務, 政府當然不能不理的; 然而 “要做業主” 則明顯只是資本主義的累積財富工作, 是個人家庭的的事, 政府沒必要協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