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 好像流行了講 “你可以去到幾盡” 這句話, 第一次聽到時感覺 “全身發毛”, 好像有個傻人在旁邊講話!
慢慢地, 習慣了這種說話的邏輯, 而且好像年輕人竟然用這種講法來表示 “力爭上游”, “全力以赴”, “拚到盡”, “拼到底” 之類的積極意思! 因此, 算把啦! 語言文字是活的, 無論怎樣粗鄙, 都仍然算是 “人話”, 不是 “鬼話”, 也不是 “豬狗不如的話”, 我也慢慢將耳朵調到同頻就算了!
前兩天, 聽收音機一個港台節目, 談運動健康的題目, 主持人三位, 一個是大學體育科學系的教授, 一位女士是劍擊運動獲獎選手, 一位是前港隊籃球運動員陳家樂, 有位亞伯聽眾致電問, 發覺最近跑步運動經常 “呢度痛, 果度痛”, 但以前沒有這情況, 不停追問三位運動專家其成因,
以及可以怎樣令其消失!
三位專家講了好多好多, 差不多甚麼成因的可能, 食物, 保護, warm up & cool down, 生理心理都分析了很多, 但這位亞伯始終不滿意, 總仍舊不停地問原因, 不停地說 “呢度痛, 果度痛” 但以前沒有這情況!
最後各主持終於忍受不了, 直接指出: “原因應該好簡單, 就係你年紀大左啦, 退化左啦”!
此語一出, 亞伯終於收口!
我聽後心中湧現好多感慨, 運動之道, 在乎強身健體, 在乎延年養生, 但當中必須量力而為, 知道自己體質, 知道自己局限, 知道自己變化, 知道自己需要, 依乎天理, 因其固然, 才能樂在其中!
但是這位亞伯, 好像完全不知道 “自己可以去到幾盡’, 一味投訴“呢度痛, 果度痛”, 其實身體在運動後一旦出現
“呢度痛, 果度痛”, 就必須調整, 不能以為自己 “譚校長上身, 年年25歲”, 又或者林鄭上身, 以為 “自己好打得”, 完全忘記了自己的body已經飽歷滄桑, 年輕不再了!
陳家樂最後的一個分享好有意思, 他說自己當打之時每日打十個鐘籃球仍舊體力充沛(我都係), 但如今打一個小時都已經覺得 “係咁先”, 因此, 他認為每次運動前總要問自己一個問題: “今日做咩要運動(打波/跑步/etc)?”
如果明白了今日打籃球只想
“出身汗”, 就一定不會同班小伙子埋身拚命; 如果明白了今天跑步只想做做帶氧運動, 那就不會去狂跑令心臟爆燈! 他說自從開始了這個 “問一問, 想一想” 每次運動的目的後, 他不會再為了show
off 技術而去拚命, 不會再為掌聲而去將自己體能無故 push to the limit, 因此, 他因為運動而受傷的次數急劇減少, 體質亦得以改善, 運動生命得以延長, 不會過早像來電亞伯出現“呢度痛, 果度痛”的苦況!
聽後, 深有同感! 其實, 我好幾年前決定不再打籃球, 改為跑步運動, 就是這個道理 (特別是左手中指因為打籃球弄得骨折了之後)! 不過陳家樂用 MBO 的方式說出來, 更加有說服力, 因此值得在此一提, 公諸同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